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小猴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7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小猴子》,感受音乐旋律之美,学生能够体会音乐特点,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采用聆听、表现、小组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在指定旋律处随音乐做律动,了解十六分音组的节奏特点,并能够运用轻快、诙谐的声音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用轻快、活泼而诙谐的声音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小猴子》。

  【难点】

  了解十六分音组节奏特点,并能够边唱边跟随音乐做出相应律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通过播放《猴子捞月》的图片进行导入。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活泼的小动物。小鸟在枝头欢乐的歌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小动物?它们在做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图片中出现的是机灵的小猴子,它们互相勾住彼此,想把井水中的月亮捞出来。

  教师顺势引导:那这些小猴子们,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音乐的脚步,了解小猴子的特点。

  从而引入课题——《小猴子》

  (二)初步感知

  1.初次聆听

  教师播放音频,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愉悦,欢快,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

  2.再次聆听

  教师请学生边听音频,边律动,提问学生:在律动的过程中,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仿佛置身的大森林中,一群小猴子欢乐的你追我赶,一片欢乐、祥和的场面。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啦啦啦”的声音进行简单的发声练习,并请学生用圆润、轻快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再次播放音频,学生哼唱旋律,并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简单,郎朗上口,歌曲中间插有类似于伴奏的简短旋律出现,留下想象的空间。且旋律重复两遍。

  3.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旋律,并提问学生:你们寻找一下歌曲是从哪里开始反复的?反复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从头反复两遍,第一遍结尾演唱房子1内旋律,第二遍演唱房子2内旋律至结束,这种房子记号是反复记号的一种。

  4.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完整演唱旋律,并引导学生在歌曲中间的伴奏部分律动。

  5.教师请学生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并提问学生:歌词描述的是什么场景?表达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描述了小猴子“吃桃子”“翻跟头”的场景,感受到小猴子活泼灵动的性格,进一步表现出人物对于小猴子观察细致,以及对于小猴子的喜爱之情。

  6.教师引导学生代词演唱歌曲,并提问学生: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对旋律及歌词的了解,我们应该以轻快、灵动、活泼的声音演唱全曲。

  7.教师与学生共同用活泼、轻快、诙谐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四)巩固提高

  1.教师播放动画片孙悟空视频,并引导学生:猴子大王悟空的本领是很高强,他还为歌曲配上了很多动作,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请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请学生模仿猴子动作加入到歌曲中练习表现。

  3.学生练习之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那一小组。

  (五)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今天同学们感受了动物形象并演唱歌曲《小猴子》,同时发挥想象力为《小猴子》配上很多惟妙惟肖的动作,仿佛真的看见花果山脚下一群小猴子在欢乐的玩耍。希望同学们以后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

  作业:请同学们课后回家把这首歌唱歌父母听。

  四、板书设计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