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20-03-19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瑞士)

  (1)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2)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2、道德发展阶段论(柯尔伯格—美国)

  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0-9岁):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9-15岁):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