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注意的品质

发布时间:2020-04-13
 

  注意的品质指的是个体注意好坏的指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意的范围

  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比如同样是阅读,有的人可以一目十行,有的人却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显然前者瞬时所注意到的客体对象更多,阅读速度就会更快。在题目当中,我们要对数量词较为敏感,如“一进门看到十位同学”的“十位”、“耳听八方”中的八方等,确定这些数量词是指的瞬间把握的客体数目即可确认该现象体现了注意的范围大小。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这个品质比较好理解,想象一下,有的人看书可以保持专注两三个小时不休息,而有的人看书可能五分钟就想要休息一下,这样的例子中,“两三个小时”和“五分钟”的对比就指的是注意稳定性的差异。

  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

  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简单说来就是注意由目标转移到了非目标的对象上,例如上课期间放在桌子上的手机振动了一下,于是小明不自觉地低下头看了一眼手机,在这个过程中,小明本来应该注意的目标是上课的内容,被手机这一非上课目标吸引过去了,这就是注意的分散。如果个体在一定时间内经常出现分散的状态,那么其注意稳定性较低,因此我们说分散是与稳定性相反的状态。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这个品质考验个体能不能同时注意多个对象,在题目中经常可见的关键词是“一边……一边……”。如“妈妈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老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等就体现了注意的分配品质。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有意识”即意味着这种转移是个体主动进行的、在计划中的,如计划好先玩十分手机再去完成作业,如果能顺利由玩耍换到做作业的模式,那么转移的品质较好,反之玩手机太吸引自己,难以换到学习活动则转移品质较差。

  考试中要特别区分一下注意的分散和转移,这两个都意味着注意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但是前者在对象变化中个体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而转移则是有意识、主动的,且分散只是一种注意状态而非品质。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