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气质与性格的具体判别

发布时间:2020-04-15
 

  气质类型与性格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常涉及到二者的区分,如给出一个描述性词语,让考生选择该词属于性格还是气质,这种题目似是而非,很难判别,故在此处简单介绍此类题目的几种处理方法。

  (一)与气质类型比对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直接,只要所给出的描述词是四种气质类型中某一种的显著特征,那所给词汇必然是一种气质而非性格。四种气质类型的主要常见特征如下:

  胆汁质:精力旺盛,暴躁易怒,感情用事,冲动等;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见异思迁等;

  粘液质:稳重踏实,自制力强,缺乏生气等;

  抑郁质:多愁善感,细腻敏感等

  例:“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属于(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感知

  在这道题当中,题干所给描述很明显属于多血质的特质,因此属于气质的范畴而非而非性格。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简单的题目,若所给描述不属于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常见特征则还要进一步考量。

  (二)与性格的特征比对

  性格的结构特征也是我们进行判别的工具之一。性格具有四种结构特征,也就是说符合这四种结构特征中的任意一种,我们都可以认为他是一种性格。性格的结构特征如下:

  态度特征:即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工作、劳动等方面的态度。

  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

  情绪特征:稳定的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理智特征: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例1:日常中所说的“勤劳”、“懒惰”属于一种(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感知

  例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体现了司马光能够当机立断,能够迅速而合理的做出判断的特点,这属于(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感知

  例3:有的人每天都朝气蓬勃乐观向上,而有的人则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这属于( )的差异。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感知

  例4:小明喜欢通过自己阅读的方式学习,而小红则更喜欢和他人讨论交流,这属于( )的差异。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感知

  以上例题的答案均为性格。

  例题1中的“勤劳”和“勇敢”是一种对工作、劳动的态度,因此符合性格的态度特征。除此之外,类似的还有“自卑”、“自信”,二者是对自己的态度,也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例题2中司马光的“当机立断”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具体而言是意志的果断性,即能够迅速合理的做出决定,不过于草率也不优柔寡断。与之类似的,“坚持不懈”、“独立自主”等也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

  例题3中“朝气蓬勃”和“垂头丧气”属于主导心境的不同,属于性格的情绪特征,因此也是性格。情绪虽然和气质一样也涉及强度、稳定性、持久性的描述,但它的对象只有一个——情绪,而气质的对象则是一切心理活动。

  例题4中小明和小红的区别属于认知风格的不同,因此符合性格的理智特征。其他认知风格如“喜欢通过动手操作学习”、“喜欢听老师讲解学习”等也都属于此类。

  正如上述所言,通过与性格的结构特征进行一一比对,可以对性格进行准确判别。

  (三)与定义比对

  不论题目如何改变,最后考察的都是对于定义的理解,因此我们自然可以借助定义进行判别,回归本质。性格和气质的定义如下: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例1:生活中常说的“性子急”是一种(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感知

  例2:小明平时在班级中非常懒散,常常投机取巧逃避劳动,这属于一种(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感知

  根据定义,描述心理活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的被称作气质,第一道题中给出的“脾气急”很明显是对速度这一属性的描述,而性格则没有对这方面的表述,因此可以判断“性子急”属于一种气质。第二题中“小明平时在班级中很懒散”和“逃避劳动”不是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他对班级劳动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度,而“逃避劳动”则是他在面对劳动时经常产生的行为方式,因此属于一种性格。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