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
想象的分类是教师招聘考试中重要的高频考点之一,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不同想象类型的特点,考生要以理解为主。
二、知识点分析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三、知识点的对比
1.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无目的
有意想象:有目的
2.理想和空想
理想:经过努力能实现。
空想:经过努力也实现不了。
四、练习题
1.学生学习《沁园春·雪》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述的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有意记忆 D.无意记忆
1.【答案】A。解析:A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B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C项有意记忆(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D项无意记忆(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题干中学生根据古诗的描述头脑中想象出雪国的景象,是根据言语描述,在人脑中形成新想象的过程,符合再造想象的含义,故答案选择A。
2.【判断题】即使学生缺乏“冰”和“雪”的表象,也可以轻易想象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
2.【答案】×。解析: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是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工。题干中认为没有表象也能进行想象的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