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知识的表征

发布时间:2020-04-22
 

  从往年试题中不难发现,对于考察知识的分类和知识的表征可谓是常考的考点,但对于这块知识很多学员掌握的不是很彻底,真正作答中无所适从,下面通过通俗易通的例子解释说明至应用该知识点。

  一般认为,表征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指表征所具有的实际信息,形式即表达内容的方式。相同的内容可用不同的形式表示,如“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和“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表达的是相同的内容。同一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是学生,则表示他正在听课,这就是表征的魅力所在。

  表征类型

  (一)概念

  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比如“正方形”即包含了这样一些特征:有四条相等的边,是个平面图形,是一个封闭图形等等。“单身汉”可能包含着“男性”、“未婚”这样的特征。特征本身又是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的如知觉特征(绿色)、功能特征(用于凿洞)、关系特征(表弟是某人的姨的孩子)等。

  由于不同概念在头脑中是互相联系的,又具有一定层次关系,因此它们就构成了一种语义层次网络组织。在层次网络中,概念的特征进行分级表征。如下图:

  

 

  在每一级概念的水平,只贮存该级所独有的特征,而同一级的各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则贮存在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由于上级概念的特征只出现一次,无须在其他所有的下位概念中再贮存,这样的分级表征可以大大节省贮存空间,体现出“认知经济”原则,因而学习成效可以大为提高方法

  (二)命题

  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例如在“小明走了”这一命题中,“小明”是论题,即命题谈及的话题或主题,而“走了”则是这一命题的关系,对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小明的全部情况的这一主题作了限制,使得我们只注意到小明走了这情况,而不关注小明的其他情况。

  (三)表象

  表象表征的往往是事物的知觉特征。例如,有人让你回答“麋鹿比狮子大”这一说法的对错,你肯定需要花一点时间才能作出判断。如果回顾这一判断过程,你往往可以发现在头脑中曾出现过麋鹿的模样和狮子的模样,并在头脑中将这两个表象进行了比较,就好像在头脑中看到过麋鹿和狮子似的。因此表象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作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是人们保存情景信息和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图式

  图式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图式就并不仅仅是命题表征的扩展,因为命题并不对知觉的规律性作出编码,它只表征事物的抽象含义,而图式则表征了特殊事物间的共同点。这种相同点既可以是抽象命题水平的,也可以是知觉性质的。例如,在“房子”这一图式中,既包含了房子是供人居住的建筑物的抽象特征,也包含了房子的面积和形状等知觉特征。

上一篇:注意的分类

下一篇:知觉的基本特性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