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中国近代的“文明戏”》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4-2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近代“文明戏”的渊源。

  2.能说出近代“文明戏”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分析近代“文明戏”的渊源,提高史学素养,养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2.通过小组讨论中国古代戏曲和近代“文明戏”的主要特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话剧的魅力,提高对话剧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近代“文明戏”的渊源。

  【难点】近代“文明戏”的特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

  教师在PPT上展示李叔同《茶花女》剧照,并向学生提问:你觉得图片中最吸引你眼球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得出是角色的“反串”,之后教师总结:这样一部名剧《茶花女》为什么连女主角都是由男性反串呢?这部名剧在当时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近代“文明戏”的渊源

  教师展示李叔同等人在日本留学的史料,并提问: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文明戏”和留学生有着什么关系呢?

  学生阅读史料回答,教师总结:李叔同等人留学日本期间组织了春柳社,并在1907年举行义演,上演了名剧《茶花女》,鉴于当时春柳社成员均为男性,李叔同受京剧花旦由男性扮演的启发,反串女主角玛格丽特,这也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端。

  (二)近代“文明戏”的特征

  教师提问:在李叔同的影响之下,留日学生纷纷将话剧带回国内,这也给中国戏剧注入了新的血液,那么与中国古代戏曲相比,“文明戏”有什么特征呢?

  教师先播放昆曲和京剧的片段,请学生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讨论,找出古代戏曲共同的特点,并适时引导学生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思考。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从形式上说,以唱为主,演员要穿戏装、画脸谱,戏迷们围在桌旁,边喝茶边看戏。从内容上说,大多描写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故事。

  接着,教师继续播放近代“文明戏”的片段-《黑奴吁天录》和《血蓑衣》,追问:和传统戏剧相比,“文明戏”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观看视频并回答,最后教师总结:从形式上说,“文明戏”以说为主,演员可以穿常装、不画脸谱,舞台、观众的座位跟以前也不一样。从内容上说,不少剧作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影射当时社会黑暗,很有现实性。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回顾“文明戏”的渊源与特征。

  作业:课下搜集近代话剧社及其著名剧作,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