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代表性的关于学习策略的成分及层次的观点很多,如尼斯比特等人的六成分说、温斯坦的四成分说、丹塞伦的学习策略系统、威尔伯特·迈克卡(Wilbert James McKeachie,威尔伯特·麦基奇 外文名 )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等。其中,迈克卡(麦基奇)对于学习策略的分类,成为之后研究学习策略分类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考试中最常见的版本。但是,作为考生,当面对的是没有笔试大纲、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的教师考试时,还是需要进一步拓宽知识面的。接下来结合考情,将部分学习策略的不同版本予以梳理,以飨考生。
1987 年,迈克卡(麦基奇)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等三大类。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等。
在对认知策略的梳理中,中公讲师发现存在不同版本的说法,需引起考生的注意。

关于复述策略的其他版本:(1)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主要包括利用随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排除相互干扰、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整体与分散识记相结合、尝试背诵、过度学习;(2)保持过程的复述策略,主要包括及时复习、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复习形式多样化、反复实践。
关于精加工策略的其他版本:类比法、比较法、质疑、扩展与引申、先行组织者等
关于组织策略的其他版本:群集(归类)、摘录、划线、列提纲等。
从上述内容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划线”分别被归入不同的认知策略之中。复述策略的划线能够使那些被划出的信息反复刺激作用于我们的大脑,达到复述巩固的目的。精加工策略的划线是基于对学习内容中的核心与关键的信息的把握而运用的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组织策略的划线是重点围绕学习内容之中不同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运用的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起内容的框架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