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一:考情介绍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印象形成效应的考查方式主要以单选题为主。单选题主要通过例子的形式来考查大家,有时候也会考查定义型单选,因此,这个知识点需要建立在大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也是大家考试的难点。
板块二:知识点梳理
1.社会刻板印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说女生细心,男生粗心。
2.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
比如:一白遮百丑,肤色白暂,可以掩盖这个人其它地方的不漂亮。
3.首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适合于陌生人之间。
比如:女孩第一次见公婆要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目的是给公婆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4.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适合于熟悉人之间。
比如:一篇文章最后一段记得非常牢固。
5.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因个体具有某种特性而推断他人也具有与自己相同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以己度人”、“将心比心”,认为自己的言行和需要,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言行和需要。
比如:小明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会认为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6.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比如:张磊向王刚借钱,刚开始借100元,王刚借给他了,之后张磊又借1000元,王刚也借给他了。
7.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比如:这节课同学们知道校领导要来听课,同学们表现的比平时好,上课踊跃发言。
8.詹森效应
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比如:运动员平时表现非常好,到了正常考试的时候发挥失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时刻掉链子。
板块三:易混点辨析
社会刻板印象VS晕轮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是群体→个人,而晕轮效应是个人某方面→其它方面。
1.物理老师认为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物理学的一定好,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和赞许这类学生。该教师的看法属于( )。
A.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从众心理 D.首因效应
1.【答案】A。解析:社会刻板印象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题干中物理老师认为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物理学的一定好,数学好的学生是一群人,并不是一个人,社会刻板印象是群体→个人,而晕轮效应是个人某方面→其它方面。因此不选晕轮效应,故答案为A。
2.物理老师认为,小明的数学成绩好,他的物理成绩也一定好,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和赞许小明。该教师的看法属于( )。
A.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从众心理 D.首因效应
2.【答案】B。解析:晕轮效应是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题干中,物理老师认为小明的数学成绩好,他的物理成绩也一定好,是拿小明的数学好→他的物理成绩好,这是个人某方面→其它方面,故答案为B晕轮效应,而不是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