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这是常见的考点,不论是在教师资格证还是教师招聘中都常常出现,考查方式主要以单选题和判断题为主,也考过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该知识点较为简单,需要我们把握每一个分类是什么即可,备考时多借助例子进行分析。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反之,如果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甚远,问题解决起来就很困难。例如对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问他数学题不如拿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你有一个苹果,我在给你一个,请问有几个。这样的呈现方式他更能够接受。
(二)定势与功能固着
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例如某人知道水可以灭火,所以当看着书着火了他就立刻用水灭,这就有利于解决问题,但如果现在是油锅起火,他仍然用水扑灭,这就不利于解决问题,因此,定势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通常的功能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例如,只看到了吹风机可以吹干头发但是没想到也可以吹干衣服,所以功能固着只有消极影响。
(三)酝酿效应
有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都报告过许多这类经历。这种现象称之为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四)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经验水平或实践知识影响问题解决。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实际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经验丰富的人比毫无经验的人能够更快的解决问题。
(五)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例如,飞机的机翼就是借助了小鸟的翅膀发明的,小鸟的翅膀就是原型。
(六)情绪与动机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否定、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等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
除了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真题演练:
1.鲁班因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而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是( )。
A.功能固着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1.【答案】D。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鲁班借助茅草发明了锯子,其中茅草就是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