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7-08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7章第2节第二部分内容,是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第2节共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已经学习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之后第三部分会继续学习《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在内容上看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本节课所面对的学生为高中生,他们的身心发展已经趋于成人,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分析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再加上之前已经学习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已经掌握了生物进化的实质以及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些基础作为铺垫,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举例说出物种和隔离的概念。

  2. 说出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的异同点。

  3. 简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推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会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并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 认同生物进化是由量变到质变、长期的历史过程。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物种和隔离的概念。

  2. 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3.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难点】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曼彻斯特地区黑色和浅色两种不同体色的桦尺蠖。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两种桦尺蠖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它们是同一物种还是两个不同物种?如何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一个物种?从而导入新课《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利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作为切入点进行导入,可以快速建立起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还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物种的概念

  对于物种概念的学习,我打算采用:教师展示实例→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的方式得出,通过这种思路,可以将课本中的结论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多媒体展示两组图片:

  1.马和驴杂交产生骡子的图片。

  2.虎狮兽或狮虎兽的图片。

  设置问题:

  (1)马、驴和骡子是同一物种吗?骡子能产生可育后代吗?

  (2)虎狮兽或狮虎兽还和老虎或狮子是同一个物种吗?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进行发言,引导学生归纳物种的概念,并得出判断同一物种满足的两个条件:可以相互交配和产生的后代可育。为了加深对物种概念的理解,给出实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和所有的鲤鱼,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吗?他们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二)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引导学生思考骡子高度不育的原因。得出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多媒体展示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图片,得出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做地理隔离。然后提出问题:什么是隔离?常见的隔离类型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列表比较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异同点。这样设置不仅加深对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理解,还能锻炼列表比较的能力。

  (三)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会组织学生对课本上的两个案例进行合作讨论,获取新知识。

  多媒体展示案例一:“山洪爆发后,被河流隔断的两个鼠群”,提出如下问题:

  (1)当这群鼠种群被大河分开后它们是一个种群还是两个种群呢?

  (2)若大河干涸,两种群各自都发生了变化的鼠会合在一起时,还能自由交配吗?

  通过案例一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多媒体案例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雀”,组织学生对课本上的讨论题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最后师生共同得出: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一般过程、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整个新课教学环节,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组织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思考、发现、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将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升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新知。我会在多媒体上展示教材练习题,从而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的尾声,采用学生总结收获,老师补充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对于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去自主查阅无籽西瓜(三倍体)的产生过程,思考:二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和无籽西瓜属于不同的物种,在无籽西瓜产生的过程中有没有地理隔离的出现?这样既能消化知识,应用新知,又能激起学习生物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可以清晰直观的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掌握和理解。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