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答题:2018年5月5日天津市河东区教育系统招聘教师《教育综合知识》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
2.(单选题)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
3.(单选题)《学记》:“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说明了教育的( )。
二、多项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1.(主观题)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9分)
六、案例分析题
1.(主观题)【案例1】
李女士的孩子是初三(2)班学生。某日,李女士到该班所在教室参加家长会。入场后,班主任刘老师招呼每位学生家长对应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并告知家长学生座位是按成绩编排的,成绩排名30名以后的学生坐在教室后面。听了刘老师的解释,坐在后面的李女士顿觉颜面扫地,“感觉低人一等”。孩子成绩不好的杨先生也有同感,他说,家长会开了两小时,他一直不敢抬头看班主任,也不敢看坐在前面的家长,“会议一结束,我像做贼一样出了教室”。杨先生叹息:“老师如此歧视差生,只怨孩子学习不用功”。不过,李女士等家长也担心,班主任如此安排座位,会伤害成绩不好的学生的自尊,使其破罐破摔。
(1)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按成绩排座位有哪些弊端。
(2)结合案例,谈谈班主任如何合理安排座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主观题)【案例2】
小学语文教师李老师即将进入工作岗位,将要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充满热情的低年级学生。识字是低年级语文课教学的重点,李老师的第一节课这样做:在教授喜爱的“喜”字时,李老师询问孩子们应该怎样去记忆,大部分学生都想到了“十+豆+口”的记忆方法。由于这个方法没有规律,不容易记忆,李老师就分别呈现了甲骨文版、全文版和小篆版的“喜”字,来展示“喜”字的演变过程。学生们瞪大眼睛听着李老师的讲解,他们发现:原来“喜”字上部分表示热闹的庆祝场面中常出现的鼓,底下的“口”表示人们开心的样子。接着,李老师又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家”字,让学生明白了“家”字的“一”与房室有关,而最平的房子是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的,“豕”指野猪,是当时非常难得的祭品。整堂课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李老师形象的授课形式深得学生喜爱,学生纷纷觉得这样的字词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生字的字形及其内涵都有了深刻的记忆和认识。
(1)结合案例,分析李老师的教学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的什么特点。
(2)结合有关理论,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上述特点来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