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从小阿尔伯特实验看恐怖症原理及系统脱敏

发布时间:2021-01-28

  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学者华生是一位非常高调的学者,高调到取代在他之前的桑代克和巴甫洛夫成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他的高调的另一方面表现是思想和举动都非常狂热和大胆,是一位著名的智商超高胆量超大而底线稍低的人的代表。他曾经说过一段代表了行为主义核心观点的名言:给我一打婴儿,我能把他变成任何人。最初人们看到这段话以为是一句比较狂妄的宣言,然而没想到的是他竟然真的用婴儿做起了行为主义实验。

  行为主义的喜欢做实验是众所周知的标志性特征,然而其他学者都是做动物实验,华生是唯一敢用人直接做实验的。他找到一位普通人家的婴儿名叫小阿尔伯特,把小孩子放在床上,在他前面放了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孩子身后栓了一根大铁棒。当孩子看到狗狗想伸手摸时,华生就在其身后用力敲响铁棒,小孩立刻就被巨大的噪音吓哭了。然后如是重复几次,导致小阿尔伯特形成心理阴影,见到小狗就开始害怕。后来实验进行了调整,更加扩大了小阿尔伯特的恐惧敏感程度和范围,使孩子一看到带毛的物体就开始大哭。

  这个实验虽然证明了行为主义原理同样适用于人,但是却因为实验过程给作为实验对象的人造成巨大困扰。小阿尔伯特的表现是典型的恐怖症,人的恐怖症的形成往往跟早年经历有关,由于时间久远或者压抑机制,人们往往会忘了引起恐怖体验的具体事由,但是却会对相关事物保持持久的恐惧感。比如小阿尔伯特对毛绒玩具的恐惧,长大后会无法理解自己为何恐惧,且其恐惧的对象为无实在危害的特定事物。当时华生由于外界压力宣称愿意帮助小阿尔伯特完成系统脱敏,解除其恐惧感,但久久并未实施,导致小阿尔伯特六岁时即去世。后来学界为了规避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将华生开除学界之余,还特别推出一条学术实验的原则,即伦理性原则,如果用人做实验则只能通过实验给人以正面影响而非负面。

  那么所提到的系统脱敏即是对接触恐怖症最佳的手段。所谓恐怖症实际上就是一种泛化的条件反射,人们会由于某个恐怖刺激而泛化到有关的其他相似事物上,所以其原理符合巴甫洛夫-华生理论模型,而系统脱敏的原理就相当于利用巴甫洛夫-华生总结的刺激-反应模型,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抵消和取代旧的条件反射。比如人们恐惧一个事物是由于此事物与其恐怖体验有关,那么就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使其恐惧的事物与愉快刺激建立联系。比如有人害怕老鼠,那么就让人在充满愉快刺激和暗示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逐步接近老鼠,就可以逐渐弱化和取代了对老鼠的恐惧体验。很多戒瘾原理都是这样操作的。

  所以说到底跟人的习惯有关,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习惯进行自我完善,利用刺激-反应模型改良不良习惯。

  【习题】

  1.学生在公共社交场合讲话,总是出现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的现象,这种心理症状是( )。

  A.抑郁症 B.强迫症 C.焦虑症 D.恐惧症

  1.【答案】D。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的症状。恐怖症是一种非理性惧怕的表现,包括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单纯恐怖症。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