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讲解】
从历年四川教师招聘考试来看,学习策略这一知识点事常考的命题点之一。其命题的方式比较灵活,通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例子反选题,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描述,让考生选择对应的策略;第二中是直接考查策略分类,比如给小策略让考生选择对应的大策略。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求各位考试一方面能记清每个大策略当中包括哪些小策略,另一方面对每个小策略的核心理解到位。本文将对此做系统的解析,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知识点梳理】
1.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个体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策略,主要包括:
(1)复述策略
判断依据:强调对学习材料进行重复识记,并不改变原材料本身。比如常见的复述策略有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以及划线和圈点批注等。其中,各位考试要注意容易出错的是划线和圈点批注,不能将他们归于精细加工策略,因为划线圈点本身没哟改变原材料。
(2)精细加工策略
判断依据:强调为促进对材料理解而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层加工,因此其结果是会改变原材料本身,是一种理解性的策略。常见的精细加工策略比如各种记忆术(编歌诀、关键词法、缩略词法等)、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联系实际、利用背景知识等。在这些方法中,各位考生注意把做笔记与复述策略中的划线圈点区分开来,做笔记是会改变原学习材料,所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3)组织策略
判断依据:把学习材料从无序变成有序的整理加工策略,其结果往往表现为各种图(逻辑图、流程图、关系图等)、各种表格、提纲以及归类整理。
2.元认知策略
所谓元认知指的是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认知,其中包括:
(1)计划策略
判断依据:发生在学习活动之前,比如在学习之间设置学习目标、分析学习任务、浏览学习材料等。
(2)监控策略
判断依据: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比如阅读时对自己的阅读速度进行监视、对自己的注意加以跟踪、考试过程中监视自己的做题速度和时间等。
(3)调节策略
判断依据:发生在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后,采取补救措施对当前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比如考试时发现做题速度慢了,于是加快做题速度。
3.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帮助学生管理各种环境和资源的策略,主要包括:
(1)时间管理策略
判断依据:对学习时间的统筹安排和利用,比如安排学习时间计划表、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环境管理策略
判断依据:对学习环境进行调节布置,比如学习环境的光线、温度、空气,学习空间的布置与选择等。
(3)努力管理策略
判断依据:主要指学生激发自己内在动机的一系列做法,比如树立学习的信念、调节成败标准、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等。
(4)资源利用策略
判断依据:主要包括对各种学习工具的利用和人力资源(教师、家长、同学等)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