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教育心理学关键人物之科尔伯格

发布时间:2021-05-24

  1、个人简介

  劳伦斯·科尔伯格1927—1987是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道德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在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道德教育实践方面具有创造性贡献。1945年,二次大战接近尾声。中学毕业的科尔伯格亲眼见到了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还曾经被关在集中营中。这一段经历对他的学术研究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使他从历史上的血腥屠杀中认识到人类需要道德教育,需要对道德教育进行指导的哲学。1948年科尔伯格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2 年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不久又获硕士学位。大学期间,心理学和哲学(特别是道德学)是他最喜欢的两门课程,他很喜欢 J.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修读博士学位时本拟专攻临床心理学,但因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改而研究道德认知发展。他的博士论文题为《10-16 岁学童道德思维与判断方式之发展》,是研究儿童在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况时所做的推理,他假设道德的困境会使他们经由一个固定的顺序发展出更多更具弹性的道德推理。由于他的论文题目搜集资料比较困难,所以一直到 1958 年才完成论文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创下 9 年读完博士的记录。获博士学位后,1959 年应耶鲁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副教授兼高级行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61 年出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1968 年改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学院教授。他被誉为皮亚杰之外对道德发展研究贡献最大的人。

  2、主要理论观点

  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汉斯偷药,来进行道德的研究。

  柯尔伯格在80年代初对其理论作全面的总结时,提出了他的的、面的、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修正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其具体内容如下: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 惩罚与服从阶段

  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阶段2: 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所以第二阶段的观点经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

  (2)习俗水平

  阶段3: 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

  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决定)

  阶段4 :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

  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 :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

  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

  阶段6: 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的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