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维度,可以将学习动机作一下分类:
1.根据学习动机的产生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内部动机:来源于学习者内部需要的动机,通常与学习者本身对学习的兴趣相联系。例如:孔子说的“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2)外部动机:来源于学习者外部诱因的动机,通常与学习的外部奖励相联系。例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2.根据学习的社会意义,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
(1)高尚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利他主义,通常与学习的社会意义相联系。例如:为了建设边疆而认真学习。
(2)低级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利己主义,通常与学习者自身的眼前利益相联系。例如:为了妈妈买的玩具而认真学习。
3.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直接动机:是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的动机,通常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例如:为了提升专业水平而认真学习。
(2)间接动机:常常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愿望或者是教师的期待在学习者脑中的反映,这种学习动机不是对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活动带来的某种结果感兴趣,是一种间接兴趣。例如: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
4.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1)近景性动机:是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通常在题目中表现的时间包括期末和期中。例如:为了在期末考试或期中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努力学习。
(2)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通常在题目中表现的时间包括毕业后、未来、将来等词语。例如:为了在毕业后去边疆建设祖国而认真学习。
注意:第3中分类和第4中分来在考试中基本上是结合考查的,形式包括四种:直接的近景性动机、间接的近景性动机、直接的远景性动机、间接的远景性动机。同学们在碰到这种题目的时候就需要将维度分开来考虑,先辨别这是近景的还是远景的,再辨别其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或者反过来先辨别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再看其是近景的还是远景的。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目标来看,“崛起”属于长远的目标,因此是远景性动机;从活动关系来看,“为了祖国”很明显是一种间接性动机,因此这句话表现的就是间接的远景性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