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教育心理学常考人物之斯金纳

发布时间:2021-06-24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通过迷箱实验发现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以往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斯金纳常涉及两个考点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程序教学。下面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两个考点。

  第一、操作性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关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经典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以及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四个概念。针对经典性条件作用以及操作性条件作用在历年考试不是常涉及,因为只需要我们理解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先有特定刺激然后再有个体的反应;而后者则强调先有个体自发的随意反应,再有特定刺激的出现,强化个体的动作就可以。而关于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以及消退这四个概念在历年考试中经常涉及,因此需要我们重点掌握这四者概念的异同。首先,正强化,是指给个体呈现一个愉快刺激增加其行为发生的概率,例如,因为我喜欢吃冰激凌,妈妈说我能考班级第一以后天天给我买冰激凌吃,为了天天能吃到冰激凌我学习的行为增加。负强化,是指个体为了摆脱厌恶刺激而导致行为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例如,因为我不喜欢跑步,妈妈说,你要是考不了班级第一天天就去跑步,为了避免跑步我学习的行为增加。这两者的共性在于都强调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其次惩罚,是指给个体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其反应发生的概率,例如,因为我不喜欢跑步,老师说如果下次在上课迟到就去操场跑步,为了避免跑步我迟到的行为减少。消退,是指不给于任何强化物使个体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例如,我为了得到老师注意,故意早上迟到,但老师对我仍不予理睬我的迟到行为减少。惩罚与消退的核心都是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

  第二,程序教学

  关于程序教学,在考试中常涉及的有两点:一、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理论设计的教学设计模式,其基本做法包括: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学习;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积极反应,及时给与反馈,使其错误率降低。二、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教学模式。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