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或许你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经历,记电话号码,记住了第一个号码,紧接着记第二个就困难很多,会出现串号,当我们好不容记住了第二个号码,再回忆第一个电话号码时,就发生模棱两可的情况。用心理学来解释,产生此种现象是因为你的记忆受到了 “干扰”,即遗忘的干扰说。
以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人发生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排除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比如,刚开始的记电话号码,第一个号码的记忆会干扰第二个号码的记忆。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为了证明遗忘是因为干扰所致,做了一个睡眠对记忆的影响实验。在这项实验中,首先,安排两位被试验者识记无意义音节字表,要求两位可以到达一次背诵的程度;接着,让一位被试验者直接睡觉,不干其他的事情,另一位被试验者继续他的日常活动。之后,分别在2、8小时后,让两位被试验者回忆学习过的材料,结果显示:第一位直接睡觉的被试验者回忆成绩比继续日常活动的回忆成绩要好。由此,他们得出,遗忘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产生自然衰退的,而是后面大脑的继续活动(日常活动)干扰抑制了对原先学习材料的回忆。
詹金斯和达伦巴希总结出干扰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个来说明。前摄抑制指的是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这里要重点强调下时间顺序问题,前摄抑制一定是“先前”的对“后学习”的干扰,比如,我们小时候先学会汉语拼音,后紧接着我们学习英文字母就会收到干扰。倒摄抑制指的是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比如,后学习的英文字母对先前学习的汉语拼音的回忆干扰,就是典型的倒摄抑制。
故此,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一天我们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间段,哪个时间段的学习效果比较好?这里我们一起来分析下,早上我们刚起来,之前都在睡觉没有学习,也就意味着,早上我们唯一会受到中午学习材料的干扰即倒摄抑制。中午,我们会受到两种学习材料的影响,一个是来自早上学习的学习材料的影响,一个是来自晚上学习的学习材料的影响即前者抑制和倒摄抑制。晚上,我们学习完之后,就进入睡眠,也就是说这里只会发生前摄抑制(来自中午学习材料的干扰)。这么说来,一天下来早中晚三个时间段,最佳的学习时间段是早上和晚上,你们get到了么?
通过今日的学习,那今后我们怎么来对待生活中的遗忘呢?试着安排下时间或者调整下对学习的材料的顺序,充分的利用“干扰抑制说”来规避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