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文言解释与教学原则相匹配

发布时间:2020-02-07

  在教师招聘笔试考试或者是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选择题目中往往会给出一些四字文言,考生需要通过正确判断文言意思,才能正确选择出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或者是教学方法。但是很多考生往往只知道四字文言,缺少对文言意思的正确理解,基于此,下面将考试中常出现常考的四字文言解释及相对应的教学原则或方法整理出来,这样在学习中就能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

  2.尊师重道: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3.藏息相辅:“藏”,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人自身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在这里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精辟地阐述了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辩证关系。

  4.豫时孙摩:在学生不良行为发生前就加以防范叫做预防。如果不良行为发生之后再去禁止,积习已深就难以矫正。所以这个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预见性。

  豫,就是预防性原则。

  时,是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抓住的时机,及时施教,因势利导,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否则,“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孙,是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妥善地安排教学进度。否则,“杂乱而不孙”,不按顺序教学,就会使教学陷于混乱而难以收到效果。

  摩,即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友间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长善救失: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体现的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7.有教无类: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体现的是教学平等原则。

  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需要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9.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是:问题已经形成,才来禁止,学生就会抵触。学习时机过了才去学,即使苦学,也难有成就,这体现的是教学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关键期。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体现的教学要有顺序性。独自学习,没有学习伙伴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这体现的是学习要会合作学习。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