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广东|江苏|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古热门济南|青岛|深圳|广州|西安|郑州|武汉
考试上海|重庆|山西|河南|湖南|广西|浙江|江西|贵州|海南|安徽|新疆|青海|吉林|黑龙江地区长沙|南京|杭州|厦门|成都|长春|大连

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异同

发布时间:2020-02-11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都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关注人的行为。一句话,在行为主义看来,人类出现学习行为的根本标志之一就是人出现了行为上的改变。也可以说,所有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学习时,都关注人们具体行为的转变。都可以归结为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我们再来看看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两个理论的代表人物不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狗的消化唾液实验认为人的学习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巴甫洛夫的经典型条件反射理论提出两类理论,一方面是条件反射的获得与消退;另一方面就是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斯金纳通过斯金纳箱让小白鼠主动按压杠杆获取食丸的实验,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著名的强化理论。

  第二,两个理论对于行为的理解不同。斯金纳在进行研究时首先将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的应答性行为;而另一类是他自己研究的操作性行为。这两种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行为,而不像应答性行为是被动建立起条件反射的过程。两者研究的行为大不相同,理论观点也就会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出现的人的行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人们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而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所谓学习是人们自发作出一种行为,随后这种行为受到强化,此后这种自发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我们用两个公式表示就是:

  经典性条件反射:刺激——反应(被动)

  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自发)——强化——行为概率增加

  最后,从考试这个层面上说,同学们一定不要将两个人物涉及到的理论混淆就可以了。就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有两大理论,即获得与消退,刺激的泛化与分化;而斯金纳主要研究强化理论,即正强化、负强化,惩罚与消退几个概念的理解。

    无相关信息

特别提示:因各地教师招聘部门会根据情况随时调整信息,考教师网提供的所有招聘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考教师网所刊载的招聘信息均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

如果本站信息有侵犯版权请联系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