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案例一

小明是班长,班主任要求他放学后“留意”那些常去网吧同学的去向,并及时报告老师。后来,发展到上课有哪些人玩手机,做作业有哪些人抄袭之类的事,都要他暗中“监视”定期汇报。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老师“无事不晓”,同学们个个“心中忐忑”。于是小明渐渐被同学们疏远了,他开始感到孤立、孤独;而自从发现小明是老师的“眼线”之后,连最要好的朋友也离他而去,小明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问题:请你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发布时间:2022-11-07
试题答案
答案:

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是不合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课程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材料中,班主任为了掌控学生动向,按照自己的要求让小明“监视”同学们,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否认了学生作为独立意义的人存在,不仅让其他学生“心中忐忑”,在班级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且让小明陷入矛盾的困境。

(2)新课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材料中,班主任让小明去“监视”同学,做“眼线”,同学们之间互相猜忌,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

(3)新课程的教师观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材料中,班主任对自己让小明做“眼线”去“监视”同学们的动向的错误教育教学行为没有及时地进行反思,导致了小明最后因没有朋友而感到迷茫。

(4)新课程教师观强调对待学生关系上应尊重和赞赏。信任和尊重学生是教学的前提。材料中,教师让小明去“监视”同学实为一种对学生们的不信任、不尊重,丧失了教育学生的前提。

综上所述,该班主任的行为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是不恰当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意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尊重和赞赏学生,才能有力地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