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7年7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平阴县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在接受教育之前,更多的是受自然属性的制约。( )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认为人的发展顺序受基因决定,教育想通过外部训练抢在成熟的时间表前面而形成某种能力是低效的,甚至是徒劳的。这一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观点属于( )。
“严师出高徒”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都体现了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由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霍尔提出的。(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