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犯错的机会给学生。
犯错还需要机会吗?当然需要。教师为什么是个容易让人“犯困”的职业,是因为我们时刻都在防范学生发生错误,总想把错误苗头扼杀在摇篮中。比如,预感学生回答可能出错,马上打断他的话;学生有停顿时,立马把话头接过去,代他说出正确答案;甚至对可能发生错误的地方进行屏蔽,只为顺顺当当地上完一节“成功”的课。学生犯错的机会就这样被剥夺了。
错误是正确之母,经历错误,学生才会找到正确的道路;理解错误产生的缘由,学生才能改正错误,避免发生类似错误。犯错不是走弯路,而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留机会给学生犯错,不随意截断学生犯错的思维进程,使他们感觉有权利犯错,这也是为其学习行为赋权和分权。权利属于学生,把权利归还他们,其实是一场学习的革命。
资料来源:冯卫东.为“真学”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59.(有改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某一条教学规律,谈谈教师为什么要“把犯错误的机会留给学生”?(5分)
(2)“留机会给学生犯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么做?(5分)
(3)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分)
(1)把犯错误的机会留给学生,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③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机会给学生犯错,不随意截断学生犯错的思维进程,使他们感觉有权利犯错。
(2)“留机会给学生犯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①教师教学应践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等相应理念。
②努力践行素质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个性。
③教师应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善于创设情境,设计疑问,让学生有需求感、好奇心,激发思维,引起学生学习动机,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提倡民主的教师领导风格,教学相长,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⑤教师应做到终身学习,教学方法不断更新。
(3)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