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小实验,用单色铅笔画三张图:第一张图,是《追鹿图》,画中有一猎人乘滑雪板,带着猎犬,追逐三只鹿。画中的内容远离现实生活;第二张图,是《拉曳图》,图中兄妹想取高柜上的洋娃娃,哥哥用力拉桌布,洋娃娃掉到地上。内容接近儿童生活,容易理解;第三张图,是《看望图》,一个小朋友在做功课,三个小朋友隔窗相望,似乎呼唤同去玩耍,画的是儿童十分熟悉的事儿。
实验的第一个问题指导语是:“你在这张图里看见了什么?”结果是《看望图》的答案全部正确,《拉曳图》和《追鹿图》有的儿童做了错误的描述,特别是《逐鹿图》回答的错误更多。
实验的第二个问题指导语是:“画中有些什么?”“画的是什么事情?”结果第一个问题,儿童回答多偏重于列举,注重个别事物。第二个问题回答时,儿童注意观察整个画面的内容,说明全图的意义。
这项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对绘画观察活动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