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教师讲课时要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对重、难点部分,声音要洪亮,速度要放慢,或者采用突然停止说话的方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针对这些做法,下列关于教师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7年6月18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无意注意的规律。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1)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性、新异性和刺激物的运动变化。①刺激物的强度,如一道强烈的光线;②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如万绿丛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的评价指标的是( )。
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明确目前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同时,又要让他们明了长远的学习目标和意义,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肩负的责任,把自己个人的学习与社会需要及自己的前途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兴趣。这是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学生本身的状态,学生的精神状态等均对学生的无意注意起着很大作用,教师要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应做到( )。
人们一般很难做到一边开车一边拨打电话,这涉及( )。
学生正在教室内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把视线望向他,即不由自主地引起了对他的注意,这种注意属于(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