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5年7月11日辽宁省鞍山市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这句话是指教师应该具备( )。
老员外的三个儿子都很笨,老员外很发愁,担心家产会败在他们手中。于是,他决定请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老秀才来教三个儿子。老秀才说:“我得考考你的三个儿子,通过考试我才能收下他们。”老员外心里暗暗叫苦。第一个
在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中小学教师应具有以下哪几个方面的素质?( )。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素质。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