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理达情不通,通情不达理”。这反应了品德心理结构的(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8年4月21日重庆市铜梁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品德心理结构具有统一性、循序性、矛盾性和多端性的特点。其中,品德心理结构的矛盾性表现为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道德要求与个人需要之间、新的道德需要与原有品德水平之间,以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小霞能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以平等为标准,在同情、关心的基础上对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霞的道德发展处于( )。
态度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语言和行为。( )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所经历的阶段包括( )。
依据科尔伯格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制定学校德育目标,主要考虑( )。
学生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转化可分为(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