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导语”、“提示语”、“指导语”的设计经常运用先行组织者的设计,其目的是提供一个认识新知识的框架,促进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7年6月18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学本身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凡是一节课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上,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换、评价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 )。
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不具有的优点是( )。
下列哪种学习属于奥苏贝尔所说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某幼儿爬凳子摔着了,该幼儿记住了这次教训,此后有一段时间离凳子远远地,根据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这属于( )阶段。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