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 )是品德建立的开端阶段,这一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9年5月4日天津市河西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以及内化三个阶段。其中,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主要受控于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人的态度和品德形成时,最稳定、最持久、最为系统的阶段是内化阶段。( )
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三阶段理论。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
不良品德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明明知道某种做法是错误的或者是违法的,却仍然忍不住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 )。
个体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学习态度,比如通过某种特殊事件、通过模仿或其他亲身经历来形成态度。(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