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在( )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6年6月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C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美国心理学家( )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性的原则。
小明认为“偷东西是不对的,因为偷东西会被警察抓”,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判断处于( )。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理论阶段论,如果一个儿童认为海茵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会被惩罚,那么这个儿童可能处于( )。
5-8岁的儿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这时期儿童的道德叫做(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