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学生注意力的涣散是一节课失败的真正原因。这说明上课时,学生注意听讲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你将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从以下三方面提高教学效果。(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首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无意注意主要是受外部事物的刺激作用不自觉地产生的,它缺乏目的性,又不需要意志努力,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这就要求我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首先要尽量防止那些足以使学生离开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受外部无关刺激的干扰。如:冬天风雪大的时候应关紧门窗,夏天日晒的时候要拉上窗帘,如果有噪音、视觉干扰或不良气体侵入,应该尽快排除。其次,可以利用刺激物的特点来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例如,在讲课过程中,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做到抑扬顿挫,遇到重点、难点还要加强语气,伴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
其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有意注意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有意志努力的参与。它的主要缺点是容易使个体产生疲劳,从而导致分心。这就要求在备课过程中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
最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或过多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进行学习,学生就容易疲劳。如果单纯依靠无意注意,就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所以一方面要求学生努力集中自己的注意,另一方面也应该使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握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的学习。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恰当运用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