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近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之师表的地步”。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教育的讲话中,也多次提到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为人师表的含义是什么?请就教师为什么要做到为人师表及如何做到为人师表,谈谈你的看法。(15分)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主要表现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为了能够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应有模范的师表行为,既注重言教,又注重身教。教师的劳动不同于其他劳动,就其影响方式来说,它不是用工具去影响或改造劳动对象,而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能、品格、言行等直接去影响学生。就劳动对象而言,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习性未定,身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要求教师的职业行为要有崇高性和示范性,可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育劳动本身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特定要求。

(1)为人师表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

教师威信是教育学生和搞好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凡是在教师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无一不是在学生中享有很高威信的。教师威信的树立不是靠威吓、粗暴的手段实现的,只能靠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湛的业务能力。

(2)为人师表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途径

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要从德、智、体等各方面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正面的引导,更需要教师以身示范。俗话说得好“说千言道万语,不如做个好样子”。

(3)为人师表是改善社会风气的有效手段

教师的为人师表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以身作则:

(1)要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了解当前形势、任务、热爱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法轮功”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的信念发生危机,必然会被歪的、邪的杂念所占领,甚至做出仇者快、亲者痛的事。作为承接特殊责任的教师,只有自己理智,信念崇高而坚定,才能去宣传学生、教育学生。

(2)要爱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要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的成绩和发展,坚信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发展前途。这样才能教育我们的学生将来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才能在藏独、台独分子极力要分裂祖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叫嚣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利益,维护祖国的安全和统一。

(3)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什么用处,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作“为人师表”的教师,理所当然是道德的表率和文明的楷模。教师要发扬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关心集体,乐于助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私奉献,不求索取,诚实正直,襟怀坦白等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坚持克服和屏蔽那种斤斤计,损人利己,营私舞弊,崇洋媚外等旧道德,旧习气。

(4)教师在行为规范、个人修养、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其一,要遵纪守法。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遵纪守法。学校没有严格的纪律不行;有了纪律,但教师不去遵守更不行。学生在校受教育时,也在检验教师,正如孙敬修同志所说:“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脱孩子的眼睛。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当认识到职业的尊严,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教师首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其次在校内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尊重领导和同事等等。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

其二,要语言文明。语言文明与否,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是人们心灵的一面镜子,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教师应该是语言大师,善于用语言来启动学生求知的心扉。因为教师是以语言作为自己劳动工具之一的,语言效果的好与坏,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只有运用文雅优美的语言,才能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