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重庆市江北区洋河花园实验小学在二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管理的重构,要求教育者基于人的生长性及可塑性。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美”,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教育,获得个性化成长,逐渐形成了“成全每一个孩子”的理念。
学校创设了《“激活课堂”评价表》,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情境创设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要确保教师对学生不同理解的倾听,避免教师用自己的思考压制和取代学生的思考;要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契机。
走进教室,随处可见孩子们手捧书籍,静静阅读;在操场上,足球、篮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则开展得如火如荼……师生关系良好、生生关系平等、家校关系和谐,洋河花园实验小学朝着实现“成全每一个孩子”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资料来源:尹从昭、曹海燕:《在这里,成全每一个孩子》,载《人民教育》,2018年第2期,有改动。)
成为“成全每一个孩子”,新时代的教师应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结合材料,要成为“成全每一个孩子”的新时代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处理师生关系:
第一,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身体状况等,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并且,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材料中,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美”,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所需要的教育,正是教师去了解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的体现。
第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材料中,学校通过校园文化环境、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管理的重构,要求教育者基于人的生长性及可塑性,这说明教师要时刻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才能更好的处理好师生关系。
第三,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特别是教师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于理解学生,这是解决师生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教师应牢固树立民主思想,热爱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公正地处理问题,用更为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的独特个性行为表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材料中,学校通过《“激活课堂”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教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能让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要确保教师对学生不同理解的倾听,避免教师用自己的思考压制和取代学生的思考;要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提供契机。这就说明在处理师生关系中,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和研究学生,发扬民主教育,提升自我能力,以此成为“成全每一个孩子”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