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教研员带领全区教师听一位具有30年教龄的教师上课,大家都被这位教师精彩的讲解吸引了,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做听课笔记。当课下听课老师问他为这节课准备了多长时间时,他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节课的准备我只用了15分钟。”请结合案例,谈对备课的理解。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环节,其中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
首先,要钻研课程标准,把握本学科的目的与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其次,要钻研教科书,能够熟练掌握课本的基本原理与知识体系,准确把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及课本的前后联系。最后,广泛阅读教学参考资料,选取合适材料以充实教学内容。
(2)了解学生。
备课主要是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
(3)设计教法。
设计教法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包括如何组织教材,确定课的类型与每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外,也要相应地考虑学生的学法,包括预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与课外作业等。
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