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授一堂语文课《将相和》上,王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个学生问:“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王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果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学生说。“你的建议很好,那就用自己的话表演吧。”王老师交代了细节,同学们开始表演,气氛热烈。
公开课结束后,有老师充分肯定王老师的做法,认为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有老师质疑王老师的做法,认为听学生的,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1)在听课老师的两种意见中,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7分)
(2)联系实际谈谈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7分)
(1)结合材料,在听课老师的两种意见中,我赞成肯定王老师的做法的意见。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材料中,王老师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根据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整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积极性更高,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如何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史上曾出现过两种偏向: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任何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都是应予以纠正的。材料中,质疑王老师的做法的老师,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做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综上所述,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应该赞成王老师的做法。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
首先,在做人上能以身作则,正直、智慧、敬业、严谨、耐心、和蔼,受学生尊敬、爱戴,有很高的威信与亲和力,学生愿听他的话。
其次,在教学上要善于启发、诱导、讲解、示范、训练、辅导、指点和耐心服务,以便使学生积极而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才能与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