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的情况下,希望能充分利用省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进校企业双方可持续发展,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着眼于“精细化培养,高位化就业”的目标,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惠共赢。校企合作模式主要通过学校引进企业,由企业提供场地,学校提供实验设备,建设校中厂,政校联盟,推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培养模式,让学生毕业即是就业,实现教学生产同步进行。
校企合作可能给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哪些问题,解决的有效办法有哪些?
(1)校企合作可能给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问题有:
第一,教育实施主体由单纯学校教师担任的单一模式,转变为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学校教师与企业指导人员共同担任的复合型模式。各种教育实施主体的教育、培训方式不同,在教育形式上也有很大差别,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第二,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就转变成为学生与职业者兼具的复合角色,学习、工作压力陡升。随着身份的变化,企业对学生会像对待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但学生可能还没有完成角色的转变。如无法立即适应严格的劳动纪律,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对劳动报酬及工作环境要求过高等。学生会从最初的新鲜感,慢慢变成疲于应付,当理想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时,甚至会擅自离开实习单位或要求提前结束实习。
第三,学生陡然从单纯的校园环境中走入相对复杂的企业环境中,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让有的学生茫然失措,繁重的生产劳动会让有的学生难以承受,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会让有的学生难以适应。从心理上到生理上,初入社会的学生都会经受严峻的考验,在思想上,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
(2)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有以下解决方法:
首先,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的新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从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出发,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强化服务学生的政治追求、文化需求和价值体现,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顺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当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其次,在校企合作模式下不断改进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新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不仅要完成传统教育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素质,引导其正确自我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把道德文明教育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大学生的吃苦教育,要求学生做好吃苦准备,磨练学生吃苦的意志和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也可以在学生顶岗实习前,通过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使学生对实习企业概况和岗位基本情况有初步认识,帮助学生做好思想、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