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近代社会,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教育对象的普及化,教育目的中增加造福社会的现实内容,这体现了教育的世俗化。(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8年3月18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地市)
试题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教育的特点。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教育的世俗化是指,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教育对象的普及化,教育目的中增加造福社会的现实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教育的心理起源认为教育起源于( )。
原始社会的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密切相连,教育机会均等,没有性别差异,这与我们所倡导的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是一致的。( )
“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标志”,这集中体现了古代教育的( )特征。
我国明代东林党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书院的精神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 )。
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学府,倡导学术自由。(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