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必须建立其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各个学科课程教学的独特育人价值。
请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论述应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材料所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处理好课程、课堂、评价的关系,深入研究知识、技能、人格、文化等教育元素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科教学的本质回归。因此,具体措施主要涉及课堂教学和评价的改革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第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程强调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第六,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