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某版本《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编排了“安全地生活”主题单元,其中一节是“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主要内容为:我们经常与陌生人打交道,走在路上,可能会有人向我们问路;在公共场所里,有时会有一些不认识的人主动和我们说话……当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既热情大方、懂礼貌,又能保护自己、不上当受骗呢?
相关情况:授课对象为某乡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班级人数为40人。
请设计一个体验活动方案,写出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具体做法。
(1)活动主题:《过招陌生人》主题班会
(2)学段:小学四年级
(3)设计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需要正确引导。面对班上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处理与陌生人交往这一问题,特此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4)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掌握与陌生人交往的内容,形成与陌生人正确交往的良好行为,引导学生产生人际交往安全意识。
(5)活动过程
①小兔子乖乖
请事先排练好的学生合唱《小兔子乖乖》,合唱结束后主持人让学生思考: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主持人宣布本次《过招陌生人》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②新闻播报
主持人播放提前准备好的新闻视频,新闻主要讲述了某10岁男童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自称是其父母的朋友,男童相信后开门,导致家中被盗。视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什么是陌生人?如果你是新闻中的男孩,你会怎么做?讨论时间10分钟,结束后主持人请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内容为:陌生人是指你从来没见过,或见过但不熟悉的人。遇到陌生人,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必要时可以采取拒绝、求助、报警等手段。此活动旨在让学生掌握遇到危险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
③情景剧表演
请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剧《他们做的对吗?》,情景剧中展示三名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小朋友A在放学的路上遇到陌生人热情邀请她吃零食,她接受了。小朋友B和妈妈一起散步,偶遇妈妈的同事李阿姨,B躲在妈妈背后不吭声。小朋友C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说调查家庭情况,C说出了父母的姓名和电话号码。通过观看情景剧让同学们积极发言A、B、C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谈一谈应该怎么做。此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进行陌生人判断,提升安全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④快乐童年
播放歌曲《快乐童年》,伴随着歌声,让同学们在写着《过招陌生人,我能赢》的横幅上签名。随后,班主任进行班会总结,宣布本次活动结束。
(6)预设效果及检验
预设效果:学生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了解到提防危险陌生人的重要性,养成与陌生人正确交往的习惯,加深安全意识。
检验方法:①举行《我跟以前不一样》经验交流会,了解学生的改变。
②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交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