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
在校园中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组织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要求:
(1)自拟活动方案,立意明确;
(2)阐述活动方案设计的依据;
(3)写明活动目标,内容与过程,目标明确充实,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主题:混放是垃圾,分类是资源
设计依据:中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举办本次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2.行为目标: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树立垃圾分类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思考。教师在ppt上播放垃圾污染的图片,图片中海面上漂浮着没有处理的垃圾,城市里所有的垃圾都混放在一起,导致了严重的污染,请学生观看图片并提问:“你有什么感受?”引发学生思考,顺势进入班会。
2.教师提问知危害。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如何看待垃圾分类这件事呢?”请大家思考后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不分类会导致环境污染”;有的同学说:“分类之后可回收的垃圾能在变成资源”;有的同学说:“垃圾分类能够减少填埋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教师总结:“垃圾分类刻不容缓”。
3.头脑风暴提措施。学生分为3组,就“如何正确的进行垃圾分类”展开讨论。5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一:“学习垃圾分类的标识,认识垃圾桶的颜色”;小组二:“对于不同垃圾要确定分类后在丢弃”;小组三:“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绝不随手丢弃垃圾”。
4.分类比赛促我行。组织“让垃圾回家”的比赛,教师呈现不同种类的垃圾模型,让小组成员竞答,看那组分的又快又准。
5.横幅签字表决心。学生在“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横幅上郑重签名,争做垃圾分类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