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改变人的态度的先决条件。( )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9年4月27日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答案
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个人发现自己的认知失调时,他总是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达到新的认知协调,所以认知失调是改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请儿童在三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结果发现6、7岁以下儿童描述的景色和儿童自己看到的相同,皮亚杰通过实验发现6、7岁以下儿童的思维方式存在(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的发展理论,通过“做个好人”寻求认可的儿童处于前习俗水平。( )
为了培养学生遵守班级规章制度,班主任老师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对处于不同道德判断阶段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教育方式,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9 岁以下的儿童处于前习俗水平,其包括的发展阶段是( )。
当被问到:为什么打别人是不对的时候,小同表示“这样爸爸会惩罚我的”由此可以判断,小同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