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学生A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一周后作业经常不做,班主任经过和她母亲及其家属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婚后没有再婚,一个人将小A养大,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没时间管小A,小A几乎每天都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别人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班主任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了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
问题:结合案例,假如你是小A的班主任,你会如何对他进行教育?
针对小A的情况,作为他的班主任,我会采取如下措施:
(1)与小A沟通交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案例中的小A因为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别人的东西。我会以平等的姿态与小A交流,让其明白不管是什么原因,偷拿别人的东西都是不对的。除此之外,事情既然发生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一些错误,这是很正常的,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就可以了,以此让小A放下心结,不要再有心理负担。
(2)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她摆脱理困境。案例中的小A之所以偷拿别人的东西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母亲简单粗暴,没时间管小A,有时家人也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我会定期到小A家家访,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让其家人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3)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案例中的小A不愿上学,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其实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作为班主任,我会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并且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
(4)组织主题班会,激发起她对生活的热爱,学会自强,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为了使小A放下心结,学会自强,也教育其他学生,我会组织一次以《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中,让同学们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