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打算任命你为某班的班主任。结合教学实际,论述班主任的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所谓班主任工作原则,就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或依据。
(1) 学生主体原则。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是班级教育的目的。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应该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和重心,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因材施教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根据班级学生的时代特点、年级特征、个别差异以及发展现状,向每个学生提出恰当的教育要求,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班主任要全面、深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确定合适的教育对策。
(3)集体教育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即将学生集体看作教育的对象,也将其视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要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首先就必须培养一个有共同奋斗目标、坚强的核心力量、正确的集体舆论、良好的风气和严格的组织纪律,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强、朝气蓬勃、不断自我更新的学生集体;其次,班主任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然后通过集体再去要求、帮助和教育个人。
(4)民主公正原则。班主任在认识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格尊严和社会权利平等的基础上,应尽量地尊重、信赖学生,公平合理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要保护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利益,实施民主管理,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
(5)严慈相济原则。严慈相济原则就是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断获得和产生成长与进步的内在动力。班主任要真诚地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在关爱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并帮助学生努力实现。
(6)以身作则原则。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自正其身,率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班主任与学生长期生活在一起,与学生接触最多,是引起学生行为变化的一种最重要的因素,他的一言一行势必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自己也要做到,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