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当代有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分数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他们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
案例二
上课时,一名学生觉得李老师的课讲得没意思,不由自主地看起了课外书。被上课的李老师发现,李老师认为有责任将违纪情况告诉班主任。班主任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学生。学生不服,理由是老师讲得不好,不如看书有收获。班主任无法说服,请来家长,家长把孩子带回去,狠狠地打了孩子一顿,最终导致孩子对李老师和班主任的行为产生强烈反感。
案例一中的教育家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目的出发谈谈你的认识。(7分)
请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二中李老师的行为,并说说如何处理这个学生的问题。(8分)
(1)教育家的话指出了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以分数作为教学的重点,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更像是考试的机器,自身的个性和天赋被抹杀。这种教育现状亟须通过完善相关教育制度和教育目标予以改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正在进步,强调全面发展教育才是教育的重点。例如,我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说明了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大量的问题,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功能、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教育的弊端已经得到重视,相关的改革工作也已经开展,中国的应试教育也正朝着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2)
学生上课不听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案例中的李老师的做法过于偏激,是不合理的。
李老师的行为违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新课改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处在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该学生认为老师上课不够好,自己看书收获更大,说明他是有求知欲的学生。李老师并未发现学生的优点,而是一味地打击。同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李老师发现违纪行为,直接批评该学生,没有进一步了解学生看课外书的原因,更没有去反省自己的教学,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李老师的教学行为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念。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改革教育观强调反思。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李老师面对学生的说法,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更没有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李老师忽视学生的意见,也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
因此,李老师在处理该问题时,应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本。李老师在发现学生课堂违纪行为后,应课后找该学生沟通交流,弄清学生上课开小差的原因,对症下药;另外,在学生向班主任老师说明原因后,李老师应及时反思,听取学生的意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