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李老师对三年级学生能力水平非常不满意,总觉得他们笨,问什么都不会,在一次学校组织公开活动中,小李老师因担心学生表现不好影响观摩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评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以自己展示为主,只偶尔对学生提问,当个别小学生回答迟疑时,小李老师马上替学生说出答案,并问学生是不是这样,于是整堂公开课上,学生回答最多的一个字是“是”。

问题:

(1)从学生观角度看,小李老师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5分)

(2)结合材料,谈谈现代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5分)

(3)结合材料,教师对小学生教育要注意哪些方面?(5分)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1)从学生角度看,小李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小李老师没有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这要求教师看到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小李老师总觉得三年级的学生笨,对学生的能力水平非常不满意,说明其没有看到学生的潜能,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

再者,小李老师没有看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要求教师要看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材料中,小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以自己展示为主,当学生迟疑时,总是替学生说出答案,而不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说明其没有将学生真正看作为学习的主体,看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因此,小李老师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需要反思。

(2)现代教师应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首先,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这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当学生发展存在不足时,我们应耐心引导,相信其发展的潜能,而不是消极放弃。

再者,看到学生是独特的人。这表明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应看到学生的独特性,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看到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表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观点与意见,并组织多样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时需注意:

①关心爱护小学生,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尊严;

②信任小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生,相信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关注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和满足小学生的需要,增加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