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重庆
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安徽
吉林
辽宁
海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黑龙江
内蒙古
试题要求
在教材编排中,对于题目、标题、重要定律等,常用粗体字标出,以期引起学生感知,这符合感知规律中的( )要求。
发布时间:
2022-11-10
试题来源
2018年6月23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试题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感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其中,差异律指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题干中,对于题目、标 [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
相似试题
同样的一棵树,画家看到树优美的形态,植物学家看到树的生长状态,体现了知觉的( )。
教师在教授重要的定律、定理、公式和结论等,应用粗体字,使他特别醒目,这种符合感知规律中的( )。
感觉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是:对一种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官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另一种感官的感受性。( )
教师上课时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对重难点部分,声音洪亮,速度放慢,或者采用突然停止讲话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在利用不同感觉相互作用的规律提高感知效果。( )
客观刺激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才会引起人们对它的感觉,人的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之为( )。
微信客服
在线题库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