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考试前,几个同学在私底下商量:“这次数学考试,我们都考差一点,让数学老师受惩罚。”根据了解,教数学的王老师教育教学方式死板僵化,平时对待学生态度简单粗暴,歧视后进生,与学生关系紧张,有一次差点和学生因为矛盾而大打出手,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他。
结合案例,从一名教师的角度谈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作为一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材料中的王老师对学生并不了解,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身体状况等,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像材料中的王老师一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
(4)发扬教育民主。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应该像材料中的王老师一样区别对待后进生和优等生。
(5)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教师应牢固树立民主思想,热爱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公正地处理问题,用更为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的独特个性行为表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王老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注意沟通的方式。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王老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不能采取暴力手段。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一个老师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有力保障。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从自身做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