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曰“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说:“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教学的内在必需,也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客观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人魅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1)你心中的理想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2)请主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谈一谈你将如何建立这样的新型师生关系。
(1)理想的师生关系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尊师爱生。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信赖;学生对教师的这种尊敬与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二)民主平等。民主平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三)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四)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做到:
1.要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身体状况等,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
2.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3.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
4.要发扬教育民主
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特别是教师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善
于理解学生,这是解决师生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
5.要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应牢固树立民主思想,热爱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公正地处理问题,用更为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的独特个性行为表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6.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一般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要经历四步:接触—
亲近—共鸣—信赖。
7.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
8.要提高法治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教师一定要提高法治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设,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