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材料一】

“不要与社会不良青少年或职高学生混在一起,以防上当受骗或被欺负”此言一出,便引起了广大职业院校学生的不满,也引发了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反思。

才会去上。与普通高中、本科教育相比,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现实中,有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不尽如人意,更是让人们戴上了有色眼镜,加深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然而应当看到,职业技能人才正成为社会的急需品。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道路上,技术型人才将是核心力量,当企业频出高薪却找不到一个技术过硬的工人时,我们才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德国,职业教育是大多数青年学生的首选,而在中国,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人数的目标还未实现。

【材料二】

高职院校招生压力已经由来很久,这几年,一直出现计划多、考生少的局面,2015年甚至出现了高职高专批二志愿8个计划争一个考生的现象,但是,在压力的另一面,有些高职院校的招生,不降反增,不管是在计划招生人数还是在实际录取人数、报到人数方面,都保持着较高的数量和较大的规模。

记者收集到了4所高职院校近几年来的招生录取情况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录取人数从2011年的7359人增至2015年的8810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录取了8335人,今年录取8032人,这5年一直维持在8000人以上,且报到率保持在95%左右;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录取8576人,今年也维持在8000左右,报到率在90%以上淄博职业学院2012年录取8203人,今年7926人,报到率维持在92%左右,并且,从一些省份公布的录取状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受到考生青睐,分数线远超二本。比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圳市外广东省内的录取分数全部超过了该区域的二本线,在广东省以外的录取分数也超过了三本线。

在生源减少、报到率锐减、一些地区甚至出现零投档的情况下,高职招生连续遭遇着“寒流”侵袭,但在这股强劲而持续的“寒流”中,上述这些高职院校的招生,依旧能如此“坚挺”,甚至被称为“巨无霸”,引来不少人的关注,分析这几所高职院校出现招生“巨无霸”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条一是办学有合并校历史、办学历史长二是紧跟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调整办学专业三是常抓教学教育质量,走特色办学之路。

【材料三】

近日,从重庆某职业学院传来消息,该学校有学生一毕业就拿到了超过10万元的年薪。据了解,小章是重庆某职业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2012级学生。2014年11月,在学校推荐下,小章来到重庆一家大型制药公司成为一名普通药品销售人员。去年6月,小章毕业时正式和公司签合同,当时她已经能拿到16万元年薪。

药品经营与管理教研室主任张嘉杨表示,章琳的成功并不是个例。和章琳在同一公司工作的另外4位同学,也同样年薪超过10万,成为毕业生中的“传奇”。张嘉杨介绍,作为重庆市唯一培养学生成为兼备药学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的专门型医药营销人才专业,面对重庆乃至西部医药行业庞大的用人缺口,这些专业技能型学生在人才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该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率达100%,连在校生也已被企业预定。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也随之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路子这个总题,需要我们职教界的同行乃至政府和全社会进一步花大力气来研究,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学合作的办学模式问题、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教师会不会教的问题、学生爱不爱学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办学特色不鲜明,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有所滑坡的不足。尤其是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普高热”的不断升温,使得高等职业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发展低谷。

1998年开始的高校大幅度扩招,使得准备工作跟不上需要,办学投入严重不足。几乎所有招收高职生的院校都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对教学设备的仿真性和先进性要求很高,资金来源不足,尤其政府投入不够,制约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知识型、研究型人才的意识逐步升温,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的无奈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本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于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把高职教育看成“低层次”高等教育。社会分配机制不健全、不合理,使得技能人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国家在实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术上有低投入,高收费;招生录取,先本后专;录用人才,学历划线;院校地位,本正专副的情形。在招生录取中,本科先录取,然后才是高职。“本科比高职要高”这个思想本来是老百姓的、社会上的旧思想,但是现在的招生制度,把这个思想制度化了。我们的社会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要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高职的免谈。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和课程形式。在教学中,仍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基本还停留在概念层面,“中专延长”和“本科压缩”的影子挥之不去.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和权威性,忽视学习者未来岗位的需要,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跟生活水平,还没有都进入到了高科技时代。我们的经济并不是技术密集型的,大量的还是劳动密集型的。所以,我们现在不光是中职、高职,甚至初职人才都需要。今天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是大学生,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有所要求.只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是不对的.我们既要培养一个职业技术人才,更要培养一个公民.人才不能够只是工匠。当然,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有其特殊性,也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做法。

根据材料四指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鲜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吻合,设置不合理,教学质量下降。

(2)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的严重短缺导致基础设备的陈旧落后不利于高职教育的时代发展。

(3)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旧思想的影响,人们对高职教育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是无奈之举,制约了高职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模式单一,高职承袭了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实践技能低,动手能力差,就业困难,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5)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理论课教师偏多,实践课教师不足,缺乏实践经验。

解析:第一:审清题干,是根据材料四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第二:材料四一共有四段,从这四段最少可以提取四点信息;第三:分段罗列。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