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com
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吉林辽宁海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黑龙江内蒙古
试题要求

孔子拜项橐为师

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

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

项橐,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像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哪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像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吗?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理论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就反问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答不上来。连叹道:“后生可畏也”。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该挨揍。赌博向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

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请根据下面的文字材料,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2-11-10
试题答案
答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七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十二个字,积累“兴致勃勃、能言善辩、诧异、镇定自若、滴水不漏、后生可畏、振振有辞”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的朗读,感悟人物形象。

(2)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3)练习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孔子的崇敬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孔子拜师的经过部分,带领学生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章插图,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同时感受人物的品行。

2.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借助文中插图,用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品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导入新课。

1.导语:你对孔子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搜集到的关于孔子的资料吧.,学生交流资料。

2.导入新课。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可是至今对后人还有这么大的影响,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答案就在《孔子拜项囊为师》中,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让我们一起从文中寻找答案。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4.在这个故事里,“拜”字的意思是什么?(有礼貌地请对方做老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圈画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词。

2.阅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吗?(为何拜师、怎么拜师、怎样学习、进行总结。)

(三)再读课文,感悟人物言行

1.学习第一部分:精彩对答

请同学们出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项囊的回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知识渊博)从哪些内容感受到的?(孔子连说留个“善哉”)

2.学习第二部分:拜师前奏。

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边读边思考:“孔子为何决意要拜项囊为师?”

项囊的回答为何让孔子从赞赏转变为敬佩,这体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行?(学无止境)

出示课件,课文中写到了孔子在见到项囊时他们之间的两组对话。圈一圈孔子的表现,想一想孔子在拜师时的态度是怎样的?

提问同学:在孔子的治学名言中,哪些名言体现出了他这样的言行呢?(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师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两组对话,再现孔子和项囊对话时的情景。

(三)回归整体,评价人物品行

1.阅读全文,思考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称赞。(谦和有礼、勤奋好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2.分享你知道的孔子的古语。

(四)拓展升华

先人们的品行见证了他们的语言和思想,他们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后人,使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组内部交流分享今天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搜集本文的文言文版本试着读一读。

2.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名人与知识。

解析:同上。  [完整解析请在题库中查看]

微信客服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客服

在线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在线题库小程序
客服